天涯明月刀后部是那一部,天涯明月刀傅红雪明月心婚后

天涯明月刀后部是那一部,天涯明月刀傅红雪明月心婚后

天涯明月刀会拍第二部吗?

边城浪子的续集有两本,一本叫《天涯明月刀》主角是傅红雪。

文 | 贾磊磊

编辑 | 万晓茜

2017年的中国电影暑期档,将是一个在中国电影历史上被人们铭记“现象级”档期。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电影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众多的时代力作。它们在不同层面、不同意义上改写了中国电影、特别是同类中国电影的历史风貌。

其中,有由陈力导演的为纪念长征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湘江战役而拍摄的《血战湘江》,有由刘伟强导演的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创作的战争历史巨片《建军大业》,还有吴京导演的在中国电影史上赢得了票房冠军的动作巨制《战狼2》,还有路阳导演的中国古装刀剑武侠电影《绣春刀2·修罗战场》......

天涯明月刀有可能拍续集吗?

《绣春刀2·修罗战场》以“修罗战场”为副标题,阿修罗一语出自佛教经典,是天龙八部中的一种神道,传说是个半人半神的护法,修罗战场是他与帝释天生死大战的地方。这里正邪混淆,善恶纷呈,黑白交错,这就是所谓的“修罗场”——就像影片开始时发生的那场恶战的地方,遍地的尸骨,漫天的狼烟,啼血的残阳。

在这场血战中,侥幸有两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士,一个是后来成为北镇抚司的沈炼,他为自己心中的情义最后不惜赴汤蹈火;另一个是杜总兵麾下参将、后来成为镇抚司千户的陆文昭,他要的是摆脱蝼蚁一样的命运,想换个“踩着尸首往上爬”活法......

在中国武侠电影史上,以刀剑命名的影片不胜枚举。张彻的《独臂刀》(1967)、《碧血剑》(1981),楚原的《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剑》(1976),还有徐克的《七剑》。路阳的《绣春刀》系列并没有沿续那种以道具为叙事轴心的武侠电影。绣春刀,在影片中不过就是锦衣卫御用佩刀的一种身份标识,不论在叙事的动机上,还是在影像的隐喻上并没有将这种兵器置放在超过人物形象的位置上。

“绣春刀”没有《独臂刀》中那种直接外化为主人公精神气质的象征意义,也没有《卧虎藏龙》中的青冥剑那样间接地成为人物性别的隐喻。路阳将镜头始终对准的是剧中人物的人格归属。特别是在被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充斥的当代影坛上,作为一部古装刀剑武侠片,《绣春刀2·修罗战场》并没有采用武侠电影那种飞檐走壁、凌波微步的视觉特技,导演甚至将有些在拍摄过程中完成的吊威亚的镜头全部删去,从而保持了整部影片落地现实、抵近真实的总体风貌。

沈炼和陆文昭,实际上是影片中两种追求个体价值的典型人格。北镇抚司沈炼,是整部影片的核心人物,也是整个电影正价值的指认对象。

中国武侠电影历经90多年的历史,到路阳这一代导演,他们对主人公身上的寄予已经与前辈有所不同。如果按照一个传统武侠电影中行侠仗义的英雄来衡量,沈炼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了英雄的既定“标准”。他的行为取向并不是锁定在正义的范围里,而是定位在人格精神的框架内。不要说张彻的阳刚电影中孑然一身的男性英雄,就是胡金铨电影中侠肝义胆的豪杰,也很少有沈炼这样剑胆琴心的血性男儿。

尽管,在你死我活的官场博弈中沈炼也曾经有杀死过自己锦衣卫的同僚,不过这种杀戮的动机是保护了更多的人免遭东厂的杀戮,便可以获得伦理的庇护,不至于在道义上给沈炼“定罪”。况且,他毕竟将妄图想奸杀北斋的置于死地,完成了他在腥风血雨的官场上“英雄救美”的道德指认仪式。最后,在生死攸关的吊桥两端,沈炼再次以自己的性命为北斋换取了求生的机会。北斋望着即将诀别的沈炼,告诉了他自己的真实名字。这个名字直到生死关头,面对着蜂拥而至的锦衣卫,临近生命终结的沈炼默默地念道:妙玄。

此前的一系列文本,北斋在青山的细雨中替沈炼撑伞,沈炼为了保护北斋手刃了魏忠贤的外甥凌云铠,以及沈炼半夜里冒死去烧了案牍库,便与这最后的一声默诵“缝合”在一起。

沈炼在生死绝杀的战场上,彻底悟出了自己的人生境遇,“生在这世道,当真没得选可......若是活着只为了活着,这样的活法,我绝不能忍受!”可见,即使面临的就是战死沙场,沈炼,也不是一个放弃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人,这是沈炼与那些行尸走肉般的朝廷鹰犬最大的不同。包括他此前说喜欢北斋的画,倒比如说他喜欢的是画里勇斗公鸡的蝈蝈,那种生死相搏的气势。应当说,他将活着的意义看得比活着本身更重要。

这种自我人格的觉醒是中国武侠电影中最为可贵的思想——不论这种人格的形成是出于自我意识的升华,还是出于对生命意识的珍视。即便就是因为宫廷内部的权力角逐有可能使义士的惊天壮举作用归零,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必然会闪烁出的耀眼光辉,哪怕就是他的尸骨已经化为尘埃!

我们不能按照传统武侠电影的人物图谱,将陆文昭简单地定义在恶人的价值体系内。这不仅是因为陆文昭曾经是一个与沈炼在地狱般的战场上死里逃生的勇士,而且还因为他是面对蝼蚁一样死去的士兵,最先感悟到要去“换个活法”的人。在此,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在影片的叙事文本中,金、明两国的军队在修罗场这个是非混淆之地的战争,并无确切的社会历史标记,也没有划定的道德边界。

我们不能用正义与邪恶的划界去区分其中的交战双方。它只是泛指一种血火交织的古战场,在叙事逻辑上为故事提供一个“前戏”。陆文昭在剧中多次替沈炼挡驾,包括对沈炼杀死凌云铠的庇护,显示出其对沈炼救命之恩的回报。陆文昭与沈炼的真正分野,是在进入官场之后,两个人的不同价值选项。沈炼虽然身为锦衣卫,始终没有泯灭人的尊严,没有放弃活着的意义。而陆文昭在他奴颜婢膝地跪在魏忠贤的脚下的时刻就开始成为影片中负价值的体现者。

他同样没有放弃活着的意义,只是这种功利的意义已经完全覆盖了他的人格尊严。吊桥血光飞溅的搏杀中,沈炼望着陷入宫廷阴谋之中的陆文昭,坦诚而冷静地劝道:“何苦呢......”而陆文昭却说:“你懂什么!活到这岁数,气节,情义,早已磨得精光。可要连这点念想都没有了,同死人还有何分别?”一句话,陆文昭的心迹尽显无余。

现在看来,当初他所向往的“活法儿”,和他如今所期待的“念想”,总之他所皈依的个体价值除了自我的功名利禄,没有任何其他的意义。在人格精神的归属上他已经与沈炼分道扬镳、站在了万劫不复的地狱边缘。直到锦衣卫的首领许显纯下令将桥边所有的人都斩尽杀绝,“一个也不要放过!”身中数箭的陆文昭在绝望之时向沈炼喊道:“沈炼,你我还是活不过这修罗场!”陆文昭最后等于否定了自我的人生选择。他的人生结局,在特定意义上印证了中国古代侠士“用之如虎,弃之如鼠”的命运悲剧。

在一个泾渭分明、黑白对立的传统武侠世界的延长线上,路阳的《绣春刀·修罗战场》悄然地修建了一座验证人格归属的“修罗场”。这里的主要人物,都不是皈依于单一价值维度的扁平角色,而是一个个立体的人物。他们的人格画像不是一幅幅静止的呆照,而是一部部流动的影像图谱。他们有的从黑变红,有的从红改黑,更多的则是红黑交替,如果修罗战场就是洞悉历史、透视人心的场地,那么,没有谁能够逃脱它的法眼。只要你步入这个刀光剑影的江湖,就像沈炼,就像陆文昭,还有凌云铠、裴纶,包括北斋这样的艺术家,无一例外。

电影的创作离不开摄制组全体的共同努力,武侠电影的创作更是一种集体创作的结晶。编剧陈舒与路阳是多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动作导演桑林曾经与宁浩在《黄金大劫案》、与吴宇森在《赤壁》(上、下)、与史泰龙、李连杰、施瓦辛格在《敢死队》都合作过。此次进入《绣春刀·修罗战场》与路阳合作,路阳特别提出“在动作场景里面要持续地保持戏剧的推进,人物刻画不能停下来,不能因为打戏而丢掉人物刻画。”桑林的武戏确实为影片的叙事主旨推波助澜,在关键时刻显示出其出奇之手。

影片开始以平行叙事的经典语法让沈炼从死人堆里救出陆文昭,片刻之间不仅展示了他们的勇武之气,而且用动作锁定了两个人的生死之交。

最有意思的是宁浩,此次忙里偷闲给路阳当监制,据说剧本前前后后改了四稿宁浩才通过。正像当年《醉拳》有吴思远,《新龙门客栈》有徐克,《十月围城》有陈可辛,《建军大业》有黄建新,如今《绣春刀·修罗战场》里有宁浩,这些监制在整个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真

天涯明月刀后部是那一部,天涯明月刀傅红雪明月心婚后

是不可小觑。

(原标题:《活着的目的,就是不为活着而活着——影片<绣春刀 2·修罗战场>里的人格取向》)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获取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商务合作微信:214742506

《边城浪子》和《天涯明月刀》的关系:一、两部书的作者都是古龙,《边城浪子》是古龙飞刀系统的第二部。

我也在写穿越续集,但婷婷不弱,也很强。可惜公子羽不是婷婷的哥哥,而是傅红雪穿越后的人的弟弟,同父异母的弟弟。

(0)

相关推荐